長城沿線礦藏豐 大舉開採古蹟危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也是許多遊客必訪的重要觀光景點。不過河北省境內,部分長城沿線礦藏豐富,導致合法非法採礦都非常盛行,長城底下不但被掏空,震出破洞,甚至崩垮。由於保護法令不夠週全,也讓長城面臨嚴重的危機。 不上長城非好漢。遊客到了北京,一定會造訪這座雄偉的世界七大奇景。全長6400公里的長城綿延11個省分,每年引來數百萬遊客,是重要的觀光與文化遺產。 然而在北京西南方200公里外,河北省保定市的淶源段長城,有多處卻已經殘破傾倒,因為這附近銅、鐵、鉬、鎳等金屬礦藏豐富,長城附近佈滿了礦坑,有的甚至近在一百公尺以內,每天強力震動挖掘,對古蹟造成重傷害。淶原縣的浮圖峪村本是農村,現在農民都成了礦工,村子南邊的地下已經完全被掏空,挖出來的土石堆成小山。 由於採礦證是土地部門核發,土地部門沒有考慮到長城古蹟的問題,也沒有和文化部門諮詢協商,因此造成濫發採礦證,難以管理的亂象。中央雖然2006年製訂了長城保護條例,但法規不夠週全,執行上並不容易,學者說,清楚的法令規範,比經費問題來得更重要。 淶源縣的長城多被稱為"野長城",多數比較殘破,根據新華社的報導,約有七成都已經是斷垣殘壁,只剩兩成還完好。 記者施慧中 報導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