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 眼見任命案實在沒有機會在民主黨掌控的國會中過關, 已經向美國總統布希遞出了辭呈, 而布希在經過一個週末的考慮之後, 四號以惋惜的口吻, 表示接受了波頓的辭呈. 而未來華府將指派誰接替駐聯合國大使的位置, 也已經引發各方的揣測. 美國總統, 布希. 我接受了約翰波頓大使的辭呈 我接受了 我對此並不高興 我認為他的任命案理當過關的 布希去年趁著國會休會期、總統享有的休會任命權, 任命鷹派的代表性人物, 波頓出使聯合國。但是一年半來, 任命案始終卡在參院外交委員會, 排不上議堂表決. 有鑑於這項任命案必須要在明年一月七號, 新國會就任前追認,否則任命案將隨本屆國會任期結束而失效, 波頓於是決定向布希遞交辭職信, 為白宮與國會之間的角力戰解套. 事實上, 期中選舉民主黨贏得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之後, 有關波頓可能易動的消息就從沒斷過, 有趣的是如今消息獲得證實, 與波頓共事了一年半的聯合國人士, 除了日本之外, 沒有一人表達惋惜之意. 聯合國秘書長, 安南. 我想波頓大使 做了他被認為該做的事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 王光亞 他很努力的推動 但當然啦有時候 你要達到某項成果 你得和其它人合作 曾在今年夏天公開抨擊波頓的, 聯合國副秘書長馬克布朗, 在被詢問有何反應時, 則是面待微笑的, 向記者表示沒有意見. 現年58歲的波頓, 早先在國務院擔任國務次卿期間, 便經常以犀利的言辭, 抨擊聯合國是個軟弱無能的機構, 存不存在無關緊要. 而他濃厚的鷹派色彩, 也使得他無法見容於民主黨. 波頓擔任聯合國大使期間, 不但無法完成既定的推動聯合國改革的任務, 還搞得南北國家之間的歧見越來越大, 尤其是得罪了一大票歐洲盟國的大使, 使得關係明升暗降. ]波頓的去職另一項重大的意義, 就是新保守派勢力的勢微, 這是美國期中大選、共和黨重挫之後、第二位下台的鷹派大將。若再加上副總統錢尼的幕僚長李比, 和前國防部副部長伍佛維茲等人的去職, 行政部門新保守派勢力已失去昔日呼風喚雨的能力.] 至於誰將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職位, 也引發了各方的揣測, 據了解副國務卿柏恩斯, 駐伊拉克大使哈利札德, 國務院顧問任林庫, 以及黨內批評波頓不遺餘力的, 羅德島參議員查菲等人, 都被視為是可能的接替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