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統選舉 執政聯盟贏得辛苦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德國在6月30號舉行了總統選舉大會,執政聯盟雖然掌握多數席位,但因為部分黨籍代表沒有投下贊成票,到了第三輪,執政聯盟候選人烏爾夫才過關。德國媒體的分析指出,是因為梅克爾總理裁減預算的政策惹惱了選民,才會有這種結果。
經過三輪投票,執政聯盟的候選人烏爾夫,才拿下超過半數的選票,當選德國在二次大戰後第10任總統。
德國總統是採取間接選舉的方式產生,除了國會議員,還有各邦選出的邦議員或社會賢達,由國會議長召開總統選舉大會。今年的大會代表共1244人,要獲得過半的623票才能當選。
前總統柯勒因為失言風波主動下台,因此提前舉行總統選舉。梅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三大政黨的席次達到644席,原本可以輕易過關。但部分執政聯盟代表倒戈或投廢票,烏爾夫前兩輪都差了幾票,直到第三輪的票數才勉強過半。
儘管德國總統在制度上是虛位元首,選舉結果對於政黨版圖沒有直接影響,但德國媒體分析,由於民眾不滿政府對於金融危機的處理方式,日前推出的裁減赤字措施,也因為大砍社福預算而惹火了選民。最後即使執政聯盟候選人當選,整個過程也可以看出梅克爾的領導地未受到嚴厲挑戰。記者徐家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