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境外交迷思 陳總統出訪陷困境

陳水扁總統因為美國安排的過境地點不滿意,去程選擇往西飛、不到阿拉斯加,學者認為,陳總統捍衛國家尊嚴的做法可以理解對,但近年來陳水扁總統以出訪友邦操作過境外交,來測試台美關係溫度的做法已經受到嚴重挑戰,政府應該思考用其他指標來衡量外交效益,否則過境外交將讓台灣失去國際友誼 檢視每一次陳水扁總統出訪,焦點通常不在出訪的地點或友邦,而是集中在能不能到美國過境,以及過境的規格有多高,學者認為,操作過境外交次數頻繁,但在重大政策宣布如終統爭議時又沒有和美方充分溝通,導致了陳總統這次出訪一波三折,雖然往西飛保住了國家尊嚴,但卻讓台美關係也陷入困境 學者也強調,陳總統這次出訪上了飛機卻不知飛往哪裡,顯示外交系統出了嚴重問題,以1994年李登輝總統出訪美方安排到夏威夷過境為例,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及紐約時報等三大媒體立刻聲援台灣,對柯林頓施壓,促成了1995年的康乃爾大學之行,但反觀這回陳總統出訪遭美方刁難,美國國內卻只有兩位國會議員為台灣發聲,也讓美國務院態度更為強硬 學者認為,美國正因為伊朗及朝鮮問題需要中國協助,再加上巴拉圭不斷醞釀左轉想和中國建交向我方要求金援,陳總統此時出訪實在不是好時機,未來如何修補台美關係以及打破過境外交迷思將是當務之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