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圓寂 生前主張影響深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我有四句話,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如果當要自殺,面臨自殺,而且確定要自殺的時候,想一想這四句話。
這是呼籲大家珍惜生命的聖嚴法師。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是奉獻和付出,那奉獻是無條件的。
這是為新人加持祝賀的聖嚴法師。
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把份內事做好了,就能夠發好願,這個做好事,自己也能夠轉好運。
這是帶領民眾發願一起做好事的聖嚴法師。法鼓山的創辦人聖嚴法師自幼體弱多病,13歲就出家,儘管一生顛沛流離,不過憑著對佛法的堅持,還在近40歲時完成他的博士學位,並在亞洲、歐美等地講學弘法,他曾說過「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在民國78年,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他常比喻自己是『風雪中的行腳僧」,1998年還曾獲《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
從演藝圈到政界,都有聖嚴法師的信徒,他不只宣揚佛法,也是位教育實踐家,他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大學」,這幾年,他也多次與科技、藝術、文化等菁英人士對談,出席各式場合。
但在2005年9月,聖嚴法師就因為腎臟病和貧血住進台大醫院,隔年年初又因為心臟病開刀,近年來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2006年交棒給果東法師,除了專心養病,也努力創建法鼓山大學
這是去年11月、聖嚴法師與國際知名保育專家珍古德對談,這也是他最近一次公開露面。
聖嚴法師這一生的貢獻,不僅僅是他在佛法領域的學養,他寬闊的胸襟、樂觀的生活態度、畢生建設人間淨土的努力,將永存人們心中。
記者 綜合報導